员工风采

话说“端午”

来源:

      对于端午节,我有着很深的情怀,这一天不但是我的生日,让我更为之着迷的是它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灿烂文化。

       端午节,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五月节、龙舟节、浴兰节等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。关于它的传说很多,最脍炙人口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。

       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他在流放中,写下了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,独具风貌,影响深远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,于五月五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

       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吊念他。他们把准备好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,让水里的鱼虾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。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就用憟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今天的粽子。

       江浙地区划龙舟,除了纪念屈原,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之说。夜龙船上,张灯结彩,来往穿梭,别具情趣。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“龙舟节”,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。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,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。不同民族,不同地区,划龙舟传说有所不同,但赛龙舟已经成为一种竞技活动流传了下来。在江淮地区,钟馗捉鬼,是端午节习俗,源自唐明皇开元时期,家家都悬钟馗像,用以镇宅驱邪。

       记得小时候在北方,每年的端午节,一大早起床后,家家户户的大人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脚腕、脖子上系上五彩线。系线时,儿童不许说话,五彩线不能随便拽断或者丢弃,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者第一次洗澡的时候,把它丢到河里。据说,带五彩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虫的伤害,把它扔到河里,意味着让河水冲走疾病与一切不好的东西,保佑儿童平安吉祥。街上还有卖香囊的,大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,给孩子佩戴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料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用五彩线扣成索,做成不同的形状,一串串,玲珑可爱,别具特色。民谚有云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要洒扫清理庭院,然后把菖蒲和艾条扎成捆,插于门框顶端,悬于堂中。

       端午节必吃的食物便是粽子,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前准备包粽子的食材,浸糯米,洗粽叶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香甜可口的粽子。我们清泉公司为了使员工感受到节日的快乐,在端午来临之际,还举行了暖情端午包粽子活动。可见粽子是多么的深得人心。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,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,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。粽子种类繁多,从馅料看,有甜口和咸口。北方有包小枣的蜜枣粽子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八宝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浙江嘉兴的粽子最为出名。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。 

       讲了这么多关于端午的民俗和传说,不知道大家对于端午节是否有了新的认识。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这个节日,并把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。

(通讯员  付佳)


浏览更多新闻